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参考答案

2015-11-15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
命题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A        2.B        3.B       4.C        5.D
6.B         7.C        8.C       9.B        10.C
11.B       12.B      13.A     14.A      15.B
16.B       17.B      18.B      19.C      20.D
21.A       22.C      23.A      24.D     25.D
26.C       27.A      28.D      29.A     30.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ACD       32.BCD        33.ABCD        34.ABCD       35.AC
36.AB          37.AC           38.BCD          39.ABCD       40.ABD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正确答案:教材出处P56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1分)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2分)
(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1分)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2分)

42.简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正确答案:教材出处P93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引起了认识论的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分)具体表现如: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分)

43.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正确答案:教材出处P201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1)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作用的不同,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2分)
(2)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叫做不变资本(C)。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2分)
(3)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2分)

4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基本形式?
正确答案:教材出处P27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
(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2分)
(2)国家向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2分)
(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2分)

4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正确答案:教材出处P329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1)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其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2分)
(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从而导致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2分)
(3)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也是导致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影响因素。(2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自考赢家制作
46.试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
正确答案:教材出处P135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2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2分)
(2)观念形态的文化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分)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教育和科学的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分)

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
正确答案:教材出处P210
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
(1)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部门之间的竞争是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即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2分)原来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转移进来,引起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利润率的变化。这样,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最终形成平均利润率。(2分)
(2)平均利润率=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3分)
(3)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3分)